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站上去年四季度以来高位

更新日期:2017-08-04 程力

19日,美元指数于10个月低位稍稍企稳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扬后抑,涨势收敛,盘中刷新9个月高位。市场人士指出,在美元“矫枉”的同时,人民币汇率也处于对前期悲观预期纠偏的过程中。鉴于内外因素困扰下,美元或保持弱势运行,现阶段人民币对美元仍存波动上行可能。

  盘中刷新9个月高位

  近期,在美元指数不断改写本轮调整新低的同时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站上去年四季度以来高位。

  19日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调升160基点,设于6.7451元,创去年10月20日以来新高。此前一日,人民币兑美元市场汇率已率先升破6.75。

  18日,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高开高走,16:30收盘价报6.7580,涨119基点,夜盘23:30收报6.7478,日内最高触及6.7464;香港市场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报6.7498,盘中最高至6.7432。

 

  同样在18日,美元指数收跌0.51%,日内刷新10个月低点至94.477。美元指数走低,被视为当天人民币对美元走强的主要原因。

  19日亚欧交易时段,美元走势略显起色,相应的,人民币对美元涨势放缓。在岸人民币早盘在中间价调高刺激下一度快速冲高,刷新9个月高位至6.7464元,随后很快回到前收盘价附近盘整,16:30收盘价报6.7556,较前收盘价涨24基点。

  昨日香港市场离岸人民币汇率亦呈现先扬后抑走势,略有回调,截至北京时间19日16:30报6.7558,较前收盘价跌56基点。

  以北京时间19日16:30的汇价计算,今年以来,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2.77%,在岸人民币升值2.8%,离岸人民币升值3.07%。同期,美元指数下跌7.4%。

 

  内外因素叠加共振

  今年以来,人民币对美元至少走出三轮较大的升值行情,表现明显好于年初时市场预期。美元指数在年初升至十余年高位后走势出现逆转,也是多数市场人士未曾料到的。美元弱势是这一轮人民币汇率超预期升值的关键原因。往后看,人民币兑美元双汇率走势,很大程度上仍将跟随美元波动,而美元阶段性弱势可能没到头。

  美元这一轮贬值,是对过去数年的超级周期的“矫枉”。

  美元在过去数年里一枝独秀,充分反映了市场对美联储渐进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,尤其在去年11月特朗普交易兴起后,进一步计入了对特朗普政府实施减税、基建等政策以及对美国经济增长与再通胀的乐观预期,美元指数由此创出十余年新高。

  但这之后,按部就班的经济增长及政策调整已无法为美元升值提供额外助力,今年前两次美联储加息都未能扭转美元弱势就是证据。不仅如此,如果前期乐观预期无法达成,美元还将面临“预期差”的考验。比如,今年以来,特朗普各项政策主张“落地”进度一直低于预期,医改法案再三遇挫,就令美元饱受“预期差”的困扰。

 

  应看到,周期性因素对美元上行的贡献已在边际趋弱,而美国经济增长波动、特朗普交易波动及政治事件等可能对美元造成的挑战反而值得关注。与此同时,当全球经济复苏逐渐形成共振,主要央行在政策取向上的分歧逐渐消弭,过去几年支撑强势美元的“美国经济及政策周期领先优势”这一核心因素也出现了变化。中短期内,美元弱势可能还没完,而这对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是利好。

  对人民币汇率而言,内部支撑也有增强的迹象。近一段时间,中国经济稳中向好、资本回报率上升、对外贸易顺差保持高位、股债市场开发吸引资金流入等也均有助于降低人民币汇率贬值风险。

  总的来看,与年初时相比,当前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已显著下降,若美元持续维持弱势,居民结汇意愿或将回升,使得人民币对美元仍有波动上行的可能。